“1+N”课程模式,培育融合型人才
深实高中园结合国家教育改革方案,以深圳实验学校丰厚的教育资源为依托,努力实施构建科学完备的课程体系,设置“1+N”课程模式:
“1”即统一的国家课程,校区独立,分层授课,全员必修。
“N”即个性化的融合课程,包括模块分类课程、素养活动课程、创新拔尖课程、卓越荣誉课程,融合授课,自主选修。
“+” 体现高中园的学生培养理念,即学会学习与学会做人相融合,学科教学与特长培养相融合,通识教育与个性成长相融合,理论学习与实践体验相融合。

高中园结合办学特色,探索特色育人课程,园区内三所高中分别为:明理高中、崇文高中、卓越高中。明理高中以人文素养为底色,侧重科技实验特色课程,培养科学精神;崇文高中以科学素养为支点,偏重文史哲贯通课程,培养人文情怀;卓越高中探索人才培养新模式,以创新实验班、女子特色班、国际课程体系为优势,致力于培育新时代中国青年。
园区内三所高中均配备能满足日常教学和生活的所有设施,除教学楼、宿舍楼和餐厅等基础设施外,三所高中还各自独立拥有高规格的图书馆、实验室、室内外运动场和艺术功能室等独立设施。
更绝妙的是,园区的中心广场建有综合体育馆、恒温游泳馆和国家级剧院标准的演艺中心等功能性场馆。深实高中园这样的设计,充分打破了校际界限,使三所学校不仅能独立开展教学,还可以融合共享园区内其他学校的设施,从而实现“上一所高中,享受三套设施”。
三所高中共预设2700个高一学位。每所高中均开设“文理兼修,通识博览”的基础课程,为学生全面发展奠定坚实基础。特长生将均衡分配在三所高中。

基础分层课程是全校学生必修的国家课程,其中包括9大高考学科:语文、数学、英语、物理、历史、化学、生物、政治、地理。三所校区独立授课,分层教学,体现育人的基础性。
高中园将结合高考改革方案,遵循教育规律,科学实行以行政班为基础的走班制教学。学生在高一入学后将进行第一次分班:
第一层次为“创新卓越班”
第二层次为“特色实验班”
第三层次为“学科重点班”

三个层次班级教学师资力量将均衡分配。高一第二学期将根据学生自主选择的科目,实行走班制;高二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滚动分班,以达到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,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。
深实高中园尊重每一位学生的科目选择,且在软硬件设施上可以满足每一位学生的选科需求。学生们在高中就能体验大学走班制教学!
看到这里是不是已经非常心动?接下来介绍的模块分类课程种类多,涉及内容广,全方位满足学生个性需求。
深圳实验学校高中园将以开放的姿态,包容教师专业化发展,满足学生个性化需求,充分挖掘教师潜能,有效整合校内外教育资源,真正实现园区内融合、集团内融合、国内外融合,为学生提供优质的线上线下融合课程。
根据学校、学科、教师的专业专长,深实高中园融合园区内三所高中的师资进行课程设置和共享授课。例如,深实高中园的崇文高中,开设了语文兴趣提升课程《古代诗词鉴赏》,则这门课程是由园区内三所高中共享,学生均可选修。如此举措,集中发挥了园区内三所高中各自的优势,做到“学校有特色,教师有专长”。
与深实各部血脉互通,深实高中园共享深实教育集团专家指导团队、课程设置和培养体系,一大批来自深实教育集团的专家作为深实高中园的骨干教师“躬身入局,挺膺负责”,深实教育集团内的热门课程、艺术社团、课题研究等均可在高中园开设和共享。
联合全国教育教学专家指导团队和海内外科研顾问导师团队,深实高中园形成了顾问导师-专家名师-骨干教师-青年力量的人才梯队,让学生在扎实高中学业学习的基础上,拓展国际视野、提升成才维度。例如,对“高精尖”前沿技术感兴趣的优秀学生,可以选修3D打印、机器人设计、无人机、模型制作等课程,有机会接受海内外知名学者、科学家、工程师的指导。
下面将分别介绍各类融合课程。
面向全体,选修与必修,兴趣与基础,常规、专项与拓展等多种模式体现了学生培养的选择性和个性化。
模块分类课程是由基础学科课程和综合类课程两大类组成的,其中学科课程为模块自选,综合课程为全员必修,正是育人个性化选择的体现。

以数学学科举例,对基础知识需要强化的学生可选修“基础培优课程”,课程内容包括《函数与导数》《三角(函数)与向量》《数列与不等式》等专题,进一步夯实分层课程中的学习成果;而对高中数学感兴趣且希望提升的学生可选修“兴趣提升课程”,内容包括《恒成立与存在性问题探究》《不等式证明》《导数与零点问题探究》等专题,探讨更高阶问题。

例如,体育学科中的“田径、广播操、游泳课”课程是全体学生必修,每位学生均要达到国家体质测试标准;“足球、篮球、排球、羽毛球、乒乓球”属于分类必修课程,学生需要根据兴趣自主选择,掌握其中几种;分类选修的“武术、跆拳道、击剑、瑜伽、艺术体操”课程供对个别门类感兴趣的学生选择,不做全员要求。
